在加拿大留学申请的那些事儿— 硕士篇一文中,瑞秋详细描述过加拿大硕士分类,录取要求,申请流程等。由于近些年来备受留学生欢迎,教育硕士几乎像商科硕士一样自成一体,所以还是很值得单独写一篇。
这篇文章瑞秋就以一个客户Y同学的申请为例,跟大家介绍一下加拿大的教育硕士如何申请,文末会一段篇幅聊聊“大龄”学签。
哪些人适合申请教育学硕士?
去年秋天,Y同学联系到我,想要申请加拿大教育硕士。当时我正在边工作边完成女王大学移民法课程,加上申请季的时间非常紧张,不得不拒绝了很多新客户。但Y同学的真诚和信任非常打动我,她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也让我很欣赏,所以当时就协调了时间,决定帮助她完成这个目标。
Y同学的本科是英语专业,还有一个英国的MBA学位,大部分的工作经验是商业相关,近些年才转行做英语老师,而且是自己创业。虽然Y同学的本科和硕士成绩并没有很突出(刚好满足最低要求),但是她的英语基础非常好,而且更重要的是Y同学对教学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在她不确定自己能申请到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项目时,我还是鼓励她除了尝试录取相对容易的授课型教育硕士,同时申请科研型硕士。

在跨专业申请加拿大教育学博士,并且拿到全奖offer是什么体验?一文中,瑞秋解释过教育学专业的申请对教学经验的看重。尽管Y同学的本科和硕士的专业都不是教育学,但是她有英语教学经验,并且在英语二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对申请教育硕士非常有帮助。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哪些人适合申请教育硕士?显而易见,本科专业是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适合申请,但如果专业不是教育类的,有教学经验的学生也可以申请。
如何申请加拿大教育硕士?
跟其他文科硕士类似,加拿大的教育硕士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包含过去的成绩单,英语考试成绩,CV, statement of purpose, writing sample,推荐信等等。申请截止日一般在12月到来年4月或5月。
虽然比博士申请的材料简单一点,但教育硕士申请文书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在Y同学的申请里,我们就把她的教学经验和对教育学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文书自然合理地展示出来。
授课型硕士则不需要套磁导师,如果是科研型硕士有的学校需要套磁,也有不需要的。我和Y同学就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分别准备不同的材料,联系教授套磁,还经历了一次面试。
可以说在每一步,Y同学都非常投入和配合,这也是最后能够成功拿到多个offer的必要条件。

另外瑞秋在这里再强调一下,申请每个学校的项目都需要有针对性修改文书。比如A学校的授课型项目侧重教育的理念,而B学校的科研型硕士有套磁过的教授,那么这两个学校的statement就需要很大的修改,其他的文书也要相应的修改细节,切记不要因为偷懒而只用一套申请材料。
Happy Ending+“大龄学签解析”
在Y同学和瑞秋的共同努力下,Y同学申请了5个项目,收到了4个offer!她最后选择了最心仪的Western University的科研型教育硕士,并且在开学前收到了$12,500加元的入学奖学金,让我们都非常惊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资金情况有点复杂,但Y同学的签证也在七月初就顺利批下来!
说到签证,在加拿大留学的那些事儿—学院(大专)如何申请,签证真的那么难吗?一文中,瑞秋有写过所谓的“大龄”签证。我从来不太赞同把30岁或40岁以上留学都称为大龄留学。年龄的歧视在加拿大读书和就业几乎不存在,虽然加拿大移民局IRCC喜欢年轻的移民,历史上也会有政策不完善的地方,但绝对不会短平快的歧视某些群体。年龄并不是学签难的根本原因,而是因为如果已经有了多年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背景太丰富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来加拿大倒读或者平读一个项目,交很多的国际学生学费,他们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真的想读书吗?解答这些问题才是难点。
如果没有用合理的论据去支持论点,无法让人相信真实度,无论小龄和大龄都会面临拒签的风险。
比如Y同学的签证,她对教学的热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是有经过思考的,所以在学习计划里我们可以呈现出一个合理的逻辑。但是由于Y同学是属于创业者,在提供雇主信和资金证明方面比较难提供有力的证据,尽管如此,瑞秋在深入了解Y同学的背景后,让她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比如能够证明日常教学的证据,来支持学习计划里的内容,真实的总是最可信的。

所以“大龄”并不可怕,无论小龄大龄,顺读还是倒读,申请学签时都需要申请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有规划,这样作为留学顾问和移民顾问,瑞秋就有信心助他们一臂之力,实现愿望!
最后晒一下Y同学的录取offer,奖学金offer和给瑞秋写的非常让人感动的客户反馈!
Y同学的offer

Y同学的奖学金通知

以及Y同学写给瑞秋的客户反馈:
“大龄、二本、GPA 一般….” = 研究型硕士offer + 学签 + 入学奖学金
加拿大著名的公立综合性大学Western University 所在的安省小伦敦,九月,气候宜人。蓝天绿树下,点缀 着几棵已经开始泛红的枫树。回想去年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在知乎上,看到Rachael 关于加拿大硕士申请的 原创文—-客观清晰的逻辑,有理有据的官方数据支撑,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我要请她帮我!第二年截止5 月,我拿到4 所加拿大公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offer,放在一年前,真是不敢想象。
我自己的情况,对于高标准严要求的加拿大硕士申请,并不算优越:年龄超过40 岁;本科毕业院校是普通 二本;硬性指标GPA 不高(平均分勉强达80%);雅思7.5,但写作小分也刚达标。可我的目标,是两年制研 究型硕士,这就又面临一件高难度的任务:套磁导师。
在大多数的自媒体推文或短视频里,我这种情况,多半是被评判为:放弃吧,没机会的~
但是Rachael 的文章只是陈述了加拿大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官方要求,并且解释清楚了这些要求的底层逻辑 (后面会再提及),她并没有带上面那些歧视性的观点类标签,所以我看完文章,我是有自信的。加上Racheal 自己在求学时期就一直在加拿大公立大学的学术领域学习和工作,我相信她更懂这里的价值观和录取思路。
申请季都比较忙,初次的电话咨询已经排到了11 月,她的冷静和客观,坚定了我选择她的信心。接着正式 签约、着手申请。整个申请周期走来,是一次自我梳理、不断提问、自我提升的历程,通过这样的经历,我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学习目的、确立了研究方向、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写作水平;反过来,也正是 因为明确了这些关键点,与加拿大硕士录取的要求契合,因此,得到offer,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整个申请 过程,Rachael 对我的帮助很多,以下重点描述她作为留学顾问,比较特别的地方:
首先是导师套磁和申请文书的修改。对于研究型硕士,一般需要在申请前自行联系导师,如果有导师给你回 复,那再去申请的成功率才有保障。Rachael 先是根据我的学术、工作背景筛选出了最适合我的项目,并推 荐了该项目的导师,让我去仔细研究。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学术上的自我思考和调整,才能 匹配到最适合的导师和项目。确定好我想联系的导师以后,我开始写Cover Letter,完了Rachael 帮我做修 改。无论是最初的Cover Letter,还是后面的申请文书,Rachael 从来不会直接代笔,她总是引导我去思考整 篇文章的逻辑性、合理性、与研究课题的契合度等等,让我收获很大!实际上,这些不仅是获得录取的关键, 更是入学后,成功完成学业的基础。所以这样的申请过程,本身就是具有前瞻性的,更是脚踏实地的。我的 Cover Letter 发出后2 周左右,就收到了导师的回复!你可以想象,导师们一天要收到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 陌生邮件,没有Rachael 的指导,我的Cover Letter, 不可能脱颖而出。
另外要大赞的,是Rachael 在签证申请上的专业和智慧。大家都知道,疫情结束后,北美的签证申请是史诗 级难度。我的年龄,和工作背景(创业者、多份兼职工作)在签证申请这块儿,非常缺乏优势。我曾经问过Rachael, 我这个情况,是不是超纲了?她很淡定地回复说:正常搜集材料即可。让我很安心。实际上,从写Cover Letter 时她让我思考的学习动机、到申请学签时她让我去搜集的支持学习动机的材料,都是学签申请成功的关键 要素。上交材料时她也非常细致,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包括我过去的旅行历史,都一一查看,保证不出错。最终上交的材料包,条理清楚、逻辑自洽、证据充分。最终,在历史最难北美签证申请季,我在正常不到2 个月的时间内,顺利获得了批准。(其他如让我在合适的时候体检、使用SDS 快速通道等小技巧,就不一一 赘述…..)
最后的最后,新的申请季马上到来,瑞秋真诚地祝大家申请顺利,愿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