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底,我收到了McGill社会学博士和Western社会学硕士的offer,作为跨专业申请者,能收到这两所学校的offer自然十分惊喜,但有瑞秋的一路指导和陪伴,得到这样的好结果其实也并没有太大意外。收到offer时我便跟瑞秋说要给她写个testimony,一方面是真心地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参考。
我曾经有过英国的留学经历,也有一些同学朋友在美国读书,本以为自己和朋友的经验可以适用和借鉴,看了加拿大学校网站上的招生要求才发觉自己太过想当然,加拿大对于跨专业申请十分保守,对申请文书内容的要求也与英国和美国有很大差别,这让我觉得一个insider的帮助非常重要,也是我选择瑞秋的公司的原因。而在申请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瑞秋也是从招生官和导师的角度,去评估材料的权重和适用性,这让我心里十分“有底”。
我觉得PhD申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为未来的科研做准备的过程,通过查找各个学校导师的背景信息和论文,可以看到本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自己的留学文书的写作,也可以初步了解是否真的擅长和适合科研,并且知道哪些是能让自己感到兴奋甚至激动的课题。我与瑞秋的配合方式是我起草申请文书的初稿,交给瑞秋修改。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发给我参考的论文总是能启发我更细致深入地思考,她修改过的文书,用词和表达的精准,也是受过多年的科研训练的人才能做到的。
我是在工作多年之后“高龄”跨专业读博,在申请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和瑞秋过多交流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但我能感到她的尊重和支持,她支持的方式便是在看到有可能性的项目和可能匹配的导师就发给我,我写完文书初稿发给她,她便迅速而细致地修改回稿。在我们共同完成了三所学校的申请后,我自己都已经觉得非常疲惫,她还在帮我找项目,鼓励我继续申请。用四五年去做一件几乎没有短期物质回报的事情,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做出的决定,而申请过程中的阻碍就更容易让人动摇,瑞秋的工作态度传递给了我一种明确目标之后便全力以赴不再左右环顾的精神。这种精神想必也是能够完成博士学位的必须。
2023年9月即将到来,我已经开始期待未来的求学生涯,同时也愿在新一年的申请季里,有更多的人在瑞秋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自己人生的目标。
当你需要一个帮你的人的时候,她及时出现了;当你需要一个信任的人的时候,她字里行间给你可托付的希望。虽未谋面,可情同知己;虽不是亲朋,可暖至心底。这就是瑞秋,一个远在加国,却近在身边的朋友。你见过哪一个公司的老板能使得她每一个客户心甘情愿的想和她成为朋友?瑞秋做到了。你见过哪一个二宝宝妈深更半夜详细回复你关于生活琐事的问题?瑞秋做到了。因为她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因为她一路走来深知加国的人事情理,她了解加国的要求,她理解你我的需求,所以无论你源于什么初衷来加国,找瑞秋,准没错!
终于下来了,看到OPR的通知真的是很高兴,从去年4月开始申请加拿大签证,被拒2次,第三次被背景调查了半年了,本来已经不报太大希望了,结果上个礼拜收到消息了,真的很感谢瑞秋老师以及我的导师。
我是15年毕业的,毕业后考虑到家庭因素以及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的考虑,没有进一步申请留学,也放弃了保研,选择了去中东非工作攒钱。工作了几年,发现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做技术,便计划申请计算机的硕士,通过一亩三分地等论坛以及学校官网了解各种信息,最后考虑到美国申请形势以及未来变数太多,便选择了加拿大,选择加拿大也是一方面是由于看过Youtube上一个乌克兰留学生的视频和加拿大家园论坛,对加拿大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其移民的包容度方面。2018年7-8月开始准备申请材料,与在美国的一些同学进行了沟通,自己由于是跨专业申请,把握性不是很大,便通过网课进行了自学,但最后申请下来感觉对申请文书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学校主要看你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和项目。2019年初收到两个offer, 一个是数据科学的项目,另一个是计算机硕士,与导师进行了沟通后,选择了湖首的计算机硕士。然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签证申请,第一次DIY申请参考了寄托天下上面的申请攻略以及Youtube上的申请讲解,我选择网上申请EAPP,材料准备了一个多礼拜,经过一个月的等待收到了拒签的消息,反馈的原因如下:
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没有说任何学习完成后会回到中国的方面,也没有体现出自己在中国的羁绊;资产证明这块只是简简单单的冻结了存款,没有附加其他信息以及不动产方面的资料,现在看来,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银行流水没有提前准备好,另一个是没有把奖学金方面说清楚,犯错的原因是以为只要自己能证明自己拥有的资金大于两年学费加生活费即可,没有考虑到对方对资金来源真实性的看重程度。当时已经是6月份了,考虑到距离开学没有多长的时间了,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便在淘宝上找了”专业申请留学及签证的机构”,当初看了好评如潮便轻易的相信了,没有考虑调档再自己申请,又犯了一个大错,与淘宝对方沟通下来,感觉其专业性欠缺,对方建议走纸质递交申请通过的机会更大,会是不同的签证官进行材料审核,便按照其要求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准备材料,回老家和去外地办理了各种各样的公证书,把房产证等也加上了,最后去了广州递交签证,又等了快一个月,收到寄回来的通知,拒签理由和第一次一模一样。当时觉得基本没有什么希望了,网上看了很多,每次再申请签证,过的几率是减半的,第一次是50%,第二次是30%,第三次很少又过了。
但导师没有放弃我,依旧鼓励我,真的很感谢她,导师介绍了瑞秋老师给我,我便重新开始准备了申请,说起来当初很早就看过瑞秋老师的知乎专栏,印象很深刻是讲在加拿大的留学生活,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中国简直是很难找到的那种(文章里加拿大的照片真的很好看呢)。瑞秋老师很专心,细心把帮我把study plan需要注意和添加的内容一一指出,润色,文件也都一一帮忙了检查,特别是资产证明这块,建议我将网页版的流水和截图整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并帮我联系了学校,补充了奖学金证明材料并删去了父母房产等不必要文件,Last but not least, 对于拒签两次的情况,瑞秋帮我在study plan中一一解释了前面两次申请签证的问题,这感觉是对申请成功起到很关键的一步。提交完成后在9月开学前并没有收到通知,便继续漫长的等待,在导师的帮助下,我申请了延期到冬季入学,结果签证还是没有下来,中途我在12月的时候发了邮件询问,对方基本也都是官方的回复,说正在处理中,瑞秋老师告诉我应该在背景调查中。最后终于在2月中旬获得了OPR的通知,顺利拿到了学签!
所以真的衷心感谢瑞秋老师的帮助,让我的签证申请绝处逢生,帮我实现了留学梦想,回顾一路,感慨颇多,不到最后永远别放弃,就像候鸟一样,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长,都要飞回去。
我家小孩申请2020年去加拿大伦敦市读书,在申请过程中瑞秋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申请的过程中,瑞秋老师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建议的同时,也安抚了我们焦虑的心情。谢谢!
资料的准备是一个繁琐的过程,瑞秋老师经验丰富,认真严谨,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最终顺利地通过了移民局的审核。从上传材料到成功通过审核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可以说非常神速了。一般而言申请学签的审核需要1-2个月的时间,由于我们的资料组织的非常得当,瑞秋老师根据我们的情况亲自给签证官写了一封长信,我猜想这是我们能够快速通过审核的关键。
感谢瑞秋老师给我们的帮助,谢谢她的付出!也期望孩子在异国求学能一切顺利,能不负家长的期待和努力。
强烈推荐一下Seducational的Rachael老师,她是我western university的校友,目前lakehead university当老师。我去年暑假决定试一试申请一下研究生,经人推荐后联系到了Rachael老师。那时候我大四刚刚读完准备读大五,因为我知道我自己首先不是honor,其次也没有很高的成绩,最后大学读了五年,中间有drop和fail一些课程,按理来说加拿大的研究生的申请很严格,需要在honor list,其次没有fail过课,而且平均分需要70分以上,越高越好才行。像western的CS专业,去年research-based的研究生申请者有一万多人,他们只录取了二十几个人,竞争是很激烈的。
去年暑假我就怀着忐忑的心情跟Rachael老师先约时间聊了十五分钟,她了解了我的成绩和一些信息,给了我信心去申请研究生,所以我就跟她一起努力去申请。Rachael老师很负责任,申请研究生期间跟我沟通想要申请的专业和学校,同时着重于我有意向的各个学校的CS和Engineering专业,research-based和course-based两手抓,一边给我找各个学校教授的研究方向资料和发表论文,帮助我写文书,同时编辑邮件积极沟通招生负责人和各个有意向的教授。
因为我比较心仪继续呆在western,所以Rachael老师帮我和招生负责人约时间当面聊我的情况,和希望留在western的意向,我觉得我最后能申请上western的ECE master program和跟招生负责人的见面和沟通也有很大的关系。
真的很感谢Rachael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