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college,可以称为学院,或者大专。由于就业率高和学制短,专业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近些年很受留学生欢迎,尤其是在国内已经工作多年,希望通过留学移民,但不再追求学位的同学们。
这篇文章跟大家介绍一下学院的申请流程是什么?如何选择学校?以及来加拿大读学院,签证真的那么难申请吗?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客户H同学的个人经历,7天拿到offer,12天学签批下来(其实也可以理解是11天,因为加拿大和中国的时差,H同学收到消息的时候是国内的早上,相当于又过了一天),希望能够给后来人一点鼓舞!
学院如何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其实学院的申请流程相对简单,对文书要求很少,只要在想要申请的学院网站提交申请和付申请费,上传高中或中专成绩单(如果申请研文,还要本科或大专成绩单,具体以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的要求为准),雅思成绩单,以及填写一些基本信息等。
学院的录取也相对容易,以先到先得为主,因此建议大家提早准备申请,多与学校沟通。尤其是需要读语言班的同学们,在申请时与学校联系,把语言班和主课时间衔接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学院的网站上对申请流程细节提供的不多,英语好的同学们可以直接跟学校联系,学校对于个人申请和中介申请是完全平等对待的(移民局也是这样的),在这些方面加拿大还是非常公正透明的,所以DIY申请完全可行。

学院申请如何选择学校?
在加拿大的很多城市,都是有一个大学,一个学院。大一点的城市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大学,多个学院。由于学院的就业率普遍很高,申请又相对容易,我通常会建议学生先明确两个方面:感兴趣的专业,感兴趣的城市。
确定这两个方面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复杂,因为地理位置选择经常会涉及移民规划,比如曼省省提名门槛低一些,所以很多人想去曼省读大专,但曼省的工作机会很有限,最后勉强选一个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瑞秋非常理解这种左右不是的矛盾感,但还是建议大家读适合的专业,这样才能在加拿大找到真正的工作,踏踏实实的移民。
明确了想要读的专业,再结合想要去的几个城市,范围就小了很多。这时再看当地学院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实习,雅思要求等。记得还要查一下该专业在哪个学期还有位置,跟自己的计划的读书时间是不是一致。这样就基本明确要申请的学校了。
来加拿大读学院(大专),签证申请真的那么难吗?
像前面说的,很多申请学院的同学们,已经在国内读过大专,本科,甚至是硕士,有的还工作过很多年,这种情况下,打算来加拿大读一个大专,这个专业可能还跟以前工作完全不相关,这确实让人难以相信你是单纯的要来学习。
学院留学的签证的难度就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在申请学院时,随便选一个专业,这样连自己都不信读这个专业有必要,就更难让签证官相信了。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来选择专业方向,真的想要在这个项目里学到东西,真实的总是最打动人的。
另一方面,所谓的“大龄”,其实我不太赞同把30岁以上留学都称为大龄留学,在加拿大50岁都算很年轻。。。年龄并不是学签难的根本原因,而是因为已经有了很多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背景太丰富了,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来读学院。对,又回到这个问题,学习的目的。
我的客户H同学就是这样,但她对自己想要学的方向非常明确,她和先生一起跟我咨询时,问了很多各个省的学校,移民政策的问题,看得出来做过很多功课,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我们沟通和后面材料准备都非常的高效。
这里插一句,平时在写文章和做咨询时,瑞秋一直努力避免输出某种观点,不会劝说大家按照某一条特定的路线走,因为希望我能为每一个读者和每一个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让大家在了解全面背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理智的选择。
由于H同学的学校和签证申请都非常的顺利,一个星期收到学校的offer,不到两个星期签证批下来,她非常高兴,为我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客户反馈。我把反馈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H同学的学院申请体验!
H同学的学院申请经历分享
“大龄留学的申请之路,顺利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大龄留学,注意我不是旅转学,我人在国内,从拿到学校offer到获批学签,每个时间节点都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我身边的朋友也都觉得难以置信,甚至还怀疑我是不是搞错了。没错,我2021年3月6日提交学位申请,3月13日offer下来了,4月11日提交学签申请,4月23日学签下来了,一个字“快”!
我是2002年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的,毕业后一直在幼儿园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我36岁这一年,我决定到加拿大留学。从2020年6月开始,我开始从各个途径搜集有关大龄留学的成功路径,得到的很多消息都不太乐观,这些消息来自百度、知乎、Youtube、国内留学机构与移民公司以及境外留学机构和移民顾问。他们传递最多的信息是大龄留学最难的是如何拿到学习签证,尤其是在我人在中国境内的情况之下。他们的理由很有信服力,他们说移民官见多了大龄留学的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移民,无论你给出再好的解释移民官几乎很难相信一个大龄留学人士的留学目的是单纯的,拒签的几率是相当大的,而且一旦被拒签都会增加后面的申请难度。
为此,我咨询了国内很多知名留学机构,得到的信息是每年在他们帮助下大龄留学申请offer和学签的成功案例是很多的,我终于重建了一些信心,于是打算委托知名大公司帮忙申请。当看到合同里的条款,约定了只要学校的offer拿到了,无论学签是否申请成功都不退款,只能再重新提交一次,如果再次被拒可以终止合同但服务费不退。这让我又一次失去了安全感,因为我认为这样的合同条款对申请人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对留学机构的文案小组也没有任何激励和制约的作用。于是我果断选择了放弃,进入了新一轮的调研寻找出路。
2021年2月,我和先生在知乎上看到了瑞秋-S教育的几篇文章后便和瑞秋约了一次付费咨询,瑞秋帮我了解到很多在网上无从得知的一些关于加拿大的城市、政策、留学、生活、导师和学习等细节信息,我们便根据这些信息梳理出我的留学方向,然后在感觉对了,信任有了的基础上我们很快签订了委托协议。在这里要感谢瑞秋对我在学校选择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引领,最后我选择了安大略省的范莎学院的ECE(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专业,这是加拿大一所知名的公立学院,在学术和实习就业方面比较有优势。在申请学校和学签的过程中,瑞秋很认真、严谨,她帮我把个人信息表、学习计划里的内容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遍又一遍的梳理和完善,对我的背景情况一次又一次的细心询问,以便于优化交给签证官的信函的内容。瑞秋说,做申请资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站在签证官审理的角度来准备,把细节说明白,把疑虑解释清楚,按照争取一次成功的目的做初次的申请。我非常认同,也非常欣赏瑞秋做人做事的态度,真的太专业了。虽然那时资料还没交上去,但我当时已经对结果充满了信心。
在提交之前瑞秋要求我做了签证预体检,因为她觉得这样做也是可以加快申请审理速度,而不是等签证官审完再做,我便立刻预约听话照做,因为我深刻认同她的理念。在我身边朋友当中很多申请老师都没有这个要求,当然有些结果也不好,虽然不一定是因为这个点导致了拒签,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关思维方式与结果的问题。还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因为我2020年曾以visitor的身份访问过加拿大,瑞秋还把我将当年申请旅游签证的资料拿去做了详细的审阅和对比,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信息不一致会引起签证官的误解,果然,她发现了一些细节不一致的小问题,她又一次细化了我的信息表和学习计划并在给签证官的信函中做了特别的解释说明,预见性地解除了签证官有可能会产生的疑虑,那时我真的感到很赞叹,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如此认真、负责、专业、敬业的瑞秋老师。4月11日早上瑞秋告诉我签证申请已经提交了,我便耐心等待,本以为要等上几个月的,可4月23日早上签证下来了的好消息以惊喜的方式亮相,全程只用了12天,期间没有收到要求我们补资料的消息,我想这与瑞秋前期细致的准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个结果令我和家人都太高兴了。非常感谢瑞秋在整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除此之外,还要感谢瑞秋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以及那些来自微信的小Tips的关怀,使我的留学之路顺利开启。
希望瑞秋和S教育会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有需要的人在留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如履平地,心想事成。”
瑞秋的结束语
在帮助H同学准备申请时,根据她想去的几个省份和城市,我为她推荐了几所学院,包括BC省的卡莫森学院,曼省的红河学院,多伦多市中心的乔治布朗学院,伦敦的范莎学院等,因为考虑到入学时间,语言班和主课的衔接,想要居住的城市等因素,H同学最后选择了范莎学院。
我们看到的从申请到拿到offer只有一周,签证从提交到批下来不到两周,真的很快。但其实在H同学的配合下,我们在前期做了很多的材料准备,以及与学校的沟通。所以我建议后面想要申请学院留学,或者本硕博的同学们,不要急着提交任何申请,要先在材料上花时间做充分准备,才能在后面顺利。H同学现在已经可以安心的开始语言班的学习,为9月的主课做准备。最后也祝大家都能顺利圆梦!